在社会上闯荡久了,我算是看透了一个现象:那些开着劳斯莱斯、住着豪华别墅的人,不一定是真富豪,很可能是精心包装的骗子。每次在路上看到劳斯莱斯,我都忍不住多留个心眼,在我心里,这豪车几乎就和 “骗局” 画上了等号。毕竟,一辆车碰一下维修就要几百万,正常人哪会开着它到处晃悠?我有个开 200 万保时捷的朋友,出了车祸,保险公司虽然会赔,但他还得先垫付 70 万取车。当时他居然找我借钱,这事儿让我明白,有些看似风光的车主,实际上连修车钱都拿不出来。
我还遇到过一个更离谱的 “金融大佬”。十年前,我就认识他,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。后来朋友推荐我去上他的课,说他是 “金融中国第一名”。我想着自己也算有点江湖地位,就去见了见。一见面,他梳着大背头,穿着笔挺正装,拄着根金光闪闪的拐杖,派头十足,还单独请我吃饭。席间,我直接发问:“你做投融资这么厉害,三年赚了多少钱?” 他张口就来:“220 个亿!” 我心里直犯嘀咕,但还是接着问他住哪儿。他说在深圳,我立马说要去他那儿买别墅,想探探虚实。


到了深圳,他特意从香港飞回,在号称 5000 万一栋的别墅区接待我们。一进别墅,我就打听这房子是租是买,他倒也 “坦诚”,说租金 8 万一个月。酒过三巡,我抛出了关键问题:“你说三年赚 200 亿,到底怎么做到的?这些钱能变现吗?”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 “财富密码”:先花 5000 块注册公司,找人以 500 万估值投 1% 股份,拿到 5 万块;三个月后,公司估值涨到 5000 万,再以同样 5 万价格卖 1‰股份;再过三个月,以 5 亿估值让人投 5 万…… 就这样,九个月就能 “身价” 4.9 亿,还能让投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。他还说,通过成立内部交流、注册多家公司,找大佬站台,就能把虚高的估值坐实。
听他讲完,我和太太对视一眼,虽然听起来头头是道,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我追问能不能变现,他却含糊其辞。后来我没再和他来往,因为我明白,这种靠资本运作的套路,看似精妙,实则是用虚假估值编织的巨大陷阱。就连在香港银行工作 30 年的投资老手,都被他的课迷惑,可见其忽悠能力之强。
其实,这种骗术在古董、数字货币等领域也屡见不鲜。就像古董,5000 块买来的东西,通过拍卖行自买自卖,几年就能 “升值” 到几百万甚至更多。数字货币也是如此,有人送我比特币,我都没要,因为不懂的东西,再诱人也不能碰。
巴菲特早就说过,买股票就是买公司,关键要看公司本身的价值。我一直坚信,防骗的第一原则就是 “不懂不买”。就像孙子兵法说的 “不知兵之害,将不知兵之利”,不了解其中的风险,就别想着去赚那份钱。很多女孩谈恋爱被骗,也是因为被对方打造的 “完美人设” 和 “美好未来” 所迷惑。所以,不管是谁推荐的项目,哪怕是亲人、恋人,只要自己不懂,就千万别轻易入局。宁可错过机会,也不能掉进陷阱。我这辈子能避开那么多坑,靠的就是这个原则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