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2025规模空前,吸引了近千家国内外参展商。然而,在新能源车主导的喧嚣展馆中,多个知名品牌的缺席却透露出全球汽车行业的深刻变化。
韩系品牌首次集体消失
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,现代、起亚和捷尼赛思首次同时缺席这一盛会。2024年底,韩系车在华份额已跌至1.6%,市场困境显而易见。


尽管未参展,北京现代在车展前夕于上海举办了战略沟通会,发布了首款纯电SUV平台ELEXIO,并宣布“在中国,为中国,走向全球”的新战略。捷尼赛思则宣称进入“2.0时代”,计划以精细化运营为未来在华扩张铺路。
法系与英系品牌退场
雪铁龙、标致、捷豹和路虎同样未现身。路虎选择单独举办活动,探讨其中国电动化战略。
超豪华品牌收缩战线
与2023年玛莎拉蒂、兰博基尼等齐聚8.1馆的盛况不同,今年仅剩宾利和保时捷参展。这一变化与中国超豪华车市场遇冷直接相关——2025年一季度,百万级车型销量同比暴跌53%。
与此同时,国产品牌正强势切入这一领域。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累计销量破万,领衔8.1馆;对标迈巴赫的Maextro S800也首次亮相,计划5月上市。
新势力洗牌加速
陷入困境的华人运通(高合)、极越和哪吒未能参展。前者已进入破产程序,后两者分别面临供应链纠纷和债务问题。取而代之的是小米汽车、Stellantis投资的零跑,以及华为HIMA等新秀,成为关注焦点。
其他缺席者
特斯拉延续不参展传统,主因长期未有重磅新车发布。极星在上一届高调推出Polestar 4后,此次意外缺席。此外,雪佛兰、斯巴鲁、捷达和启辰等过往常客也未现身。
这些品牌的集体退场,折射出中国市场淘汰赛加剧与格局重塑的残酷现实。
发表评论